楊燦明:增進民生福祉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發布者:鄒炘良發布時間:2024-11-15浏覽次數:324

學術期刊财政研究》,2024年第8期。

作者簡介楊燦明教授,經濟學博士,意大利羅馬一大榮譽博士。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校長、黨委副書記,博士生導師。中國财政學會副會長;教育部财政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教材委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專家(馬工程);國家級人才工程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人才;國務院第八屆應用經濟學學科評議組成員;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财政部“跨世紀學科帶頭人”培養計劃;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主要研究方向:财政基礎理論和财政政策。主持“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研究”、規範收入分配秩序研究地方财政行為及其規範化的研究中國政府采購研究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中共中央辦公廳委托課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霍英東教育基金會課題等國家級、省部級課題20餘項。主編的《中國财政學》入選首批中國經濟學教材。主持完成的多篇研究報告得到省部級以上領導人的重要批示或被政府部門采用。出版《規範收入分配秩序研究》《市場結構與政府經濟行為》《财政理論與制度創新》等專著和譯著10餘部。在《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管理世界》《财貿經濟》《财政研究》《經濟學動态》等重要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60餘篇,并有30餘篇研究成果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複印報刊資料轉載。成果榮獲中國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等國家級獎項、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湖北省發展研究獎一等獎、湖北省委優秀調研成果一等獎、财政部優秀教材一等獎、中國軟科學專業研究獎、ACCA卓越成就獎等重要獎項20餘項。獲評大學生最喜愛的校長。

主要觀點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加強民生保障一直是社會建設的重點,也是中國邁向共同富裕之路的重要政策舉措。增進民生福祉不僅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環節,更是助推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體現。為此,深入理解增進民生福祉對推進共同富裕的重要性、主要路徑和發展趨勢,并系統地總結其發展邏輯,進而提出具體的行動策略,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我國的民生事業發展依據發展層次、目标追求、工作效能及成就特色,可分為四個階段。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民生事業發展,每階段均有獨特的民生發展特征。在我國民生事業發展的過程中,從“建設财政”到“民生财政”,我國财政政策從基本公共服務、轉移支付、社會保障等方面,為我國民生事業助推共同富裕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财政資金整體向民生領域傾斜,我國民生事業的發展在城鄉居民物質生活、脫貧攻堅、就業、教育、醫療、住房和人的全面發展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就。最後,本文對我國民生事業發展在進一步加大對公共服務現代化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投入,推進消除兩極分化,建立更加完善的就業服務體系和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健全覆蓋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務體系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政策建議。